文章一覽:文山的公園化小山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
Hsu |
發表於: 2005/12/29 01:28:11pm |
下面引用由Hsu在 2005/12/19 11:31pm 發表的內容: 嘉宏兄不知當時是否有注意到? 自從蓋了公園及北新國小後 這些蟲全都消失了
|
|
兒時每隔幾年才會到"原野公園"一趟,雖有一面是亂葬崗,但很喜歡來這兒,可抓到色彩鮮艷的花金龜(應該是陷紋金龜吧),都是白天來,所以這裡我沒抓過鍬形蟲 當初蓋 北新國小時路過此處,看到怪手挖山差點昏倒,以為會像 內湖的開發般整座山鏟平[註],還好只有靠馬路邊的部分挖空
近幾年登山步道開發都改為枕木步道(或花崗岩),感覺上很美觀...但如果看到施工方式真的會昏倒,怪手和小山貓直接開到山頂,底座灌漿 枕木浸柏油,當美觀的枕木步道完成後往往2~3年山區看不到大型一點的甲蟲 一條已被踩寬的步道安全無虞,何苦大費周張在加上枕木?
[註] 1.內湖路二段那個加油站,原本是個小山崗,山腰還有間土地公廟,約民國65年前後整座山鏟平,當時好多人都被這種大手筆嚇到 2.東湖地區 約民國70年前後,誇張到將一個建成區(82年併入大同區)面積大的山區鏟平,留下少數50m以上山頭外大小十數座山崗及池塘全消失 3.近年來較少這種破壞性建設,不過 麗山高中手法也驚人,校門旁好好一座小山崗消失了,以前頂上一間 池府王爺廟和兩三戶住家不知遷移到哪兒了
|
|
Hsu |
發表於: 2005/12/22 02:18:41pm |
下面引用由fff在 2005/12/21 10:08am 發表的內容: 現在我回想應該是公尼圓翅, 身體寬大沒太多光澤, 且有向上小齒突, 但未曾見過紅圓. 不過記憶被覆蓋而失誤的機率不是沒有
|
|
台北盆地發展的太快,也許有些種類在大家還沒注意時就消失了 我成長時期剛好是台北 綠竹筍[註1.]消失的時代,對 筍龜的印象是常聽少見 但一些年長我5~10歲住新店溪畔(雙園 古亭[註2.])的兄長們印象可不一樣,筍龜是他們可口的點心 因危害竹筍收成,長輩不但不阻止還鼓勵抓來吃哩 他們都是抓一堆"烳"(烤)來吃,我始終覺得很噁心,沒問過是吃成蟲還是幼蟲
[註1.]台北盆地新店溪畔的綠竹筍品質曾是台灣之冠,也是台北名產之一,台北市這邊最後一叢 綠竹約在民國70年前後因開路差點被鏟除,最後被搶救下來,地點在 寶興街和 長泰街那一帶(詳點忘了),十幾年前曾經去看過...感覺撐不了多久,現在不知還在不在 [註2.]雙園:以前台北市的一個區,82年與 龍山區及 城中區一小部分合併為 萬華區 主要部分為清治時期的 東園庄及 西園庄 古亭:以前台北市的一個區,82年與 城中區 合併成 中正區 主要部分為清治時期的 鼓亭庄及日治時期的 公館
|
|
fff |
發表於: 2005/12/21 10:08:19am |
以前小學放學就會跑去蟾蜍山抓螳螂, 蚱蜢, 毛蟹, 星天牛, 扁鍬, 鬼艷. 說來可能各位不相信, 以前我同學都會抓鍬給我, 其中當時一直因小牙誤認為某種的母鍬, 現在我回想應該是公尼圓翅, 身體寬大沒太多光澤, 且有向上小齒突, 但未曾見過紅圓. 不過記憶被覆蓋而失誤的機率不是沒有. |
|
Hsu |
發表於: 2005/12/19 11:31:59pm |
剩下來的各別介紹
1.木柵公園:在興隆路四段與下崙路交叉處,有個市立游泳池,隆起長約400m寬約100m的迷你小山崗,山高30.7m,樹木高大(昔日保安林),公園旁有個長100m的水池,以前 豆娘種類豐富,今水質惡化種類少很多
2.新店市 原野公園:北新國小正後方,高約20m,以前是公墓,我三嬸婆太祖(祖父的三嬸婆)的墓曾在此近最高處,小時後 清明如輪到我們時就必需來,現在公園最高處有個天文展示管......我猜想是以前的靈骨塔改建的......別打我......你們自己去看看便知
3.大笨山:152m(三等三角點1005號),就是新店碧潭大石頭那座山,可由碧潭經大佛寺上(約1km)或由永業路的北新美之城社區上,約10~15分鐘登頂
以上3處及 景美山都是完全公園化的山頭,即使夜間行走也無妨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直翅目的蟲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暮蟬 蟬蛻
別以為照片很不起眼,那是我自己笨,沒拍到好東西 這些小山一般常見種類的 鍬形蟲及 獨角仙不說,這兒還有 保育類的 渡邊氏長吻白臘蟲 天牛三寶的 紫豔大白星和難得一見的 路易士吉丁蟲喔 |
|
Hsu |
發表於: 2005/12/19 10:39:30pm |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05/12/19 10:41pm 第 2 次編輯]
上回談到 海山的低矮山區,這次來談談文山,一樣是古老地名 文山可比海山幸運多了 文山這個名稱消失了數十年後,終於在民國82年台北市行政區域調整重新出現,將原本的 景美 木柵兩區合併為 文山區 今日文山區的範圍比起往昔可是小了許多,清治時期 文山堡含 今日 石碇 深坑 木柵 景美 新店 坪林等數個鄉鎮市,日治末期 文山郡範圍達到最大,連 生蕃地的 烏來都屬文山郡,面積幾乎佔今日台北縣的1/3
我翻閱手上的台灣堡圖[註],發現當初的 新店 坪林面積與今日相比小了許多,北勢溪以南屬 生蕃地……至於甚麼時後 生蕃地分別被併入 海山的 三峽和 文山的 新店 坪林以及獨立出 烏來,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堡圖上的 海山堡在三峽一帶,板橋 中永和屬擺接堡,後來應該是 大正九年一起併成海山郡 [註]台灣堡圖:1904年出版的一套台灣地形 地圖 土地測量的地圖 |
|
綜合上述原因,今天討論 文山的公園化小山 因日治的文山郡範圍太廣,今日的文山區太小,姑且將範圍侷限在 清代的文山,範圍不會太大,山峰 高度不高(500m左右或更低) 算一算符合題目的還是很多…偷懶一下,想看就點一下
台北市南區小山紀行
新店獅頭山簡介
木柵 新店淺山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