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這裡是非六足的寵物區。
昆蟲論壇《非六足區》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淡水魚中的食肉籠-鱧魚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禁止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文章一覽:淡水魚中的食肉籠-鱧魚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炎小宇 發表於: 2011/09/06 12:16:45pm

    淡水魚中的食肉龍-雷龍(鱧魚)

    壹●前言:

    說到雷龍,可能有許多人聯想到侏儸紀時代的草食性雷龍,但本篇所提到的雷龍是此「龍」非比「龍」,雖然名稱相似,但是兩種「龍」是不一樣的生物,這次介紹的雷龍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的魚類,有如淡水魚類中的食肉龍呢!雖然他們是生性兇猛,但其身上有著華麗繽紛且不凡的花紋,再加上獨特罕見的育幼行為,使得其一夕之間也就成了水族界的「人氣王」呢!。

    「雷龍」一名詞是水族界的人士給牠的封號,其中文學名為「鱧魚」,姑且稱之為雷龍吧,在雷龍的世界中因著種類不同的因素而造就體型之差異,有的大則可達50公分以上,小的則在15公分左右,其中國外較漂亮的雷龍也因為交通工具的進步而流通到世界各地而成為知名的「寵魚」,體型大的則被引進到各國成為當地的食用魚。

    在全台各地都有雷龍的分布,且也是台灣水域中最大型的肉食性魚類,由於體型大,且其肉也非常美味可口,對老一輩的婆婆媽媽而言,應該不陌生,因為它可是台灣的魚類中最佳食補材料之一,目前有少數養殖場正繁植外來種的雷龍,以持續供老饕的需求,且有少數個體逃離到野外水域,再加上此魚擁有天生的種種優勢,除了體型跟牠差不多大的魚之外,甚至包含原生種的鱧魚及其他較小的魚蝦都難逃被捕食的命運,到現在台灣各地皆可見其蹤跡,且其破壞水域的速度遠勝於被人捕捉的速度,也正是目前水域生態破壞的其中之一的問題呢!筆者這次撰寫本篇論文不單單只是介紹觀賞魚世界中的雷龍的種類與行為,也是呼籲人們不要隨便棄養任何一種生物,以免有掀起另一波對台灣生態的危機。

    貳●正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1.學名鱧
    2.英名Snakehead fish.
    3.俗名鱧魚、雷魚、鮕岱。
    4.食性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或兩棲類為食。
    5.分佈東南亞地區的淡水水域中。
    一、雷龍的基本介紹:
    (圖一)為雷龍的圖片。來源:園長生物網。

    二、分類:

    雷龍在分類學上位於『條鰭魚綱,鱸形目之下的烏鱧亞目,而與其最接近的兩個亞目,一個是梭頭鱸亞目,另一個則是攀鱸亞目』(註一),市面上常見的鬥魚都歸類在此目中。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圖二)迷鰓魚分類圖。來源:作者自繪
    雷龍的分類表
    (註二)引自:生物百科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條鰭魚綱
    目鱸形目(Perciformes)
    烏鱧亞目(Channoidei)
    科鱧科(Channidae)

                                       。

    三、生活環境:

    雷龍大都棲息在像湖泊、沼澤等靜水域中生活,甚至可以在水溝這種環境下生存,生命力極強,通常喜歡休憩在有遮蔽物(水生植物)的地方,在旱季湖泊快乾涸時,牠們會爬上陸地尋找附近的新水源,這要都歸功於牠身上有種被稱為「迷器」的呼吸構造,可幫助牠們即使處在缺氧的水域中,可以藉由水面上換氣,而從空氣中獲得氧氣呢。

    四、特殊呼吸構造:

    雷龍在廣義上被分類在迷鰓魚的範圍中,『迷鰓魚類具有所謂的「迷器」,其中有上腮器官來輔助呼吸。此器官像迷宮般的皺褶構造,藉此特殊構造,氧氣易被這些微小的毛細管吸收』(註三)。而雷龍也具有類似此類輔助呼吸的器官,幫助其於惡劣環境下生存,但其器官並非有上述的迷宮般之皺褶,而是在其腮腔上部具有兩片佈滿微血管之黏膜,藉此兩片細緻構造呼吸。


    五、繁殖行為:
    (圖三)雷龍交配圖。來源:雷龍觀察日記。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雷龍看似兇猛且有孤癖的魚類,但在繁殖時期行為跌破許多飼主的眼鏡呢,其繁殖行為有點類似鬥魚呢。在繁殖季時,首先由公魚先築泡泡巢,但通常是由母魚先行主動進行求愛的行為(如圖三上圖),之後『公母兩魚互動頻繁,並且會互相纏繞以刺激母魚產卵,且一次產卵動作約30秒。』(註四)(圖三下圖)。產卵完之後卵會被公母魚移至於泡泡巢中共同守護魚卵呢!  
         
                                                     
    六、育幼行為:

    大多數的魚類即使會守護魚卵,當魚卵孵化後,相對的親魚也會隨著離去,但雷龍則就不同了,即使卵孵化成仔魚後,親魚仍不厭其煩的陪在仔魚身邊,繼續照顧仔魚  ,『剛孵化的仔魚是無色的,隨著年齡的生長,其體色不斷的增加』(註五)。

    有些飼主在觀察仔魚的行為時,他們發現仔魚會經常逗留在親魚頭上,並且會輕咬親魚頭部,『親魚會從頭上的一些腺體分泌一種被稱為「魚乳」的營養黏液哺育仔魚』(註五),這種行為只發生在少數古代魚類(亞洲龍魚)及某種慈鯛科的魚類(七彩神仙)等魚類身上才看的見呢!如果將仔魚移出而不讓親魚照顧,則會嚴重影響仔魚的生長。

    七、熱門的雷龍品種:

    1七彩雷龍: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圖四)上圖為七彩雷龍。來源:雜誌-愛酷水族期刊。

    七彩雷龍    (註六)引自雜誌-愛酷水族期刊10月號
    中文學名布氏鱧
    體長18公分
    產地印度
                         
    2. 藍寶石雷龍:

    藍寶石雷龍(註六)
    引自雜誌-愛酷水族期刊10月號
    中文學名斯氏鱧。
    體長45公分。
    產地印度。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圖五)上圖為藍寶石雷龍。來源:雜誌_愛酷水族期刊。

    八、在台灣的雷龍:

    台灣有雷龍的分佈,在台灣雷龍的資料歸類上並沒有當地的特有種,但有原生種的魚類,可分為原生種及外來種:

    1.原生種:

    a.珍珠赤雷龍:

    珍珠赤雷龍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註六)引自雜誌-愛酷水族期刊10月號(圖六)上圖為台灣的七星鱧來源:蛇頭魚資訊網。

    中文學名七星鱧。
    體長30公分。
    產地中國、台灣、海南島、越南。



    2.外來種:

    a.紅麗魚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圖七)上圖為未成年之紅麗魚。來源:作者自攝

    紅麗魚(魚虎)
    中文學名(紅)線鱧
    體長可達150公分
    (註七)引自書籍-基隆及北縣野生動物
                        。

    b.泰國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泰國鱧(註七)引自書籍-基隆及北縣野生動物
    中文學名小盾鱧
    體長90公分
                                         (圖八)上圖為被捕獲之泰國鱧。
                                              來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九、雷龍的飼養管理:

    雷龍飼育的成敗關鍵是在於其日常生活的管理,首先必須了解其生活習性,飼育環境的大小也是影響其生長的要件,環境的不適應及缸子太小都造成其緊迫、受傷、生病最嚴重則死亡,混養時不可與比牠小的魚類即有硬刺的鯰魚飼養,特別是硬刺的鯰魚,往往造成其誤吞而死亡。

    水質方面以酸性的軟水最適合不過了,這是雷龍棲息於野外的條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在飼養的魚缸上面加蓋,由於再也外遇到逐漸乾枯的環境時牠就會利用跳躍再搭配迷器構造使其能暫時離開水面尋找水源呢!。

    参●結論

    雷龍是種華麗且氣勢不凡的魚類,且也十分的好照顧,但可別以為牠是「魚類」就生命非常的薄弱喔,由於像雷龍這種魚類性情兇猛,掠食性極強,主食以小魚、兩棲類及一些甲殼生物為主,如果人工飼養的魚不慎逃逸或棄養於野外環境中,使其入侵全台各地,將會造成本土原生種魚類及兩棲類等生物大量消失,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這點是身為雷龍的飼主必須謹記在心的觀念。

    養魚除了賞心悅目,怡情養性外,也是對生命負責的一種表現,在飼養前是否已作足了功課,掌握飼養魚種的習性並且為其準備舒適的環境呢?,其實養魚比養大多數的寵物還來麻煩,一個環節不注意如水質變化、溫度過低等,魚兒就可能會有生病死亡等種種的危機。

    其實養魚跟養狗養貓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愛牠就不要隨便的遺棄牠,尊重生命也是一種愛大自然的表現,然而將外來種的生物隨便將其任意棄之於野外,不但危害台灣本土自然生生態平衡,也違背當初我們想飼養魚隻初衷了。

    肆●引註資料:

    一、資料來源:
    (註一):雜誌。愛酷水族月刊2月號

    (註二)網站。生物百科數位典藏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Catalog/List.jsp?CID=17824

    (註三)網站。雅魚水族網。
    http://www.yafish.com/data/smallfish/200903/data_8132.html

    (註四)網站。部落格.雷龍觀察日記。http://tw.myblog.yahoo.com/betta-zone/article?mid=294&prev=299&next=293

    (註五)書籍。熱帶魚飼養方法。

    (註六)雜誌。愛酷水族月刊10月號。

    (註七)書籍。基隆及北縣野生動物。

    二、圖片來源:

    (圖一)來源:園長生物網。
    http://89sky.net/vbb/showthread.php?t=6096
    (圖二)來源:作者自繪

    (圖三)來源:網站。雷龍觀察日記。
    http://tw.myblog.yahoo.com/betta-zone/article?mid=294&prev=299&next=293
    (圖四)。來源:雜誌-愛酷水族期刊10月號

    (圖五)來源:雜誌。愛酷水族期刊10月號。

    (圖六)來源:蛇頭魚資訊網。
    http://www.snakeheads.org/  
    (圖七)來源:作者自攝

    (圖八)來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