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昆蟲討論區》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1)
--- 一齡初中大可以直接入菌瓶嗎?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18591)


-- 作者: 夕日微風
-- 發表時間: 2008/10/08 10:59:13pm

如題~可不可以直接讓幼入菌瓶了,但是又怕會被菌絲包死的情形,因為之前有蟲友告訴我一齡初中大就可以直接入菌瓶了,要有方法就不會被菌包死,但是他不告訴我方法,說是秘密= ="所以小弟在想會不會是控溫?想看看各位的意見


-- 作者: ↗阿蟲↘
-- 發表時間: 2008/10/08 11:04:56pm

用菌杯可以減少死亡機率??
可以試試看啦!
目前都使用菌杯給一齡幼蟲.
還沒死過啦!


-- 作者: godfisher
-- 發表時間: 2008/10/08 11:27:22pm

L1幼蟲入菌杯
保險的做法是挖個直通底部的洞
放入幼蟲及一點產房的木屑
這樣幼蟲暫時會跟菌有點距離

我剛孵化的就這樣置入菌杯中
少有傷亡的
除非挖幼蟲時可能傷到


-- 作者: scream999
-- 發表時間: 2008/10/08 11:33:31pm

菌杯確實會使傷亡會降到最低~~
但如果手上沒有...要植菌瓶..由旁邊植入(不要由通氣的那條路植..).是會降低死亡率的...


-- 作者: azsx369
-- 發表時間: 2008/10/09 08:20:12am

小弟的作法是 把較脆弱的L1幼蟲放入較弱的菌中 方法有二:
(1).放入較老的菌(就是看外表有點黃 甚至有點出水 不同的蟲對於菌的新鮮程度喜好不同 不一定新鮮的菌就一定最好)
(2).溫控較低的溫度 一般而言 溫度低 菌的活力就會減弱
不過以上兩種方法都要經驗的累積才能達到最好的結果!!
以上供參考囉~~~~


-- 作者: 黃老邪
-- 發表時間: 2008/10/09 10:58:34am

我的作法是
菌瓶挖掉一部份
接著填充原有的產木屑以及碎產木
然後
然後就把一齡蟲扔進去!!
就這樣
感覺還不錯!


-- 作者: chihwei0117
-- 發表時間: 2008/10/09 01:26:05pm

好吧...告訴你那個秘密...呵呵

就是.....................................把菌瓶先挖一個洞...放進幼蟲....

這個秘密就是...跟一般菌瓶放入幼蟲的步驟都一樣.

呵呵...哪來那麼多秘密...


-- 作者: 9600
-- 發表時間: 2008/10/09 03:01:3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zsx369[/u]在 [i]2008/10/09 08:20am[/i] 發表的內容:[/b]
小弟的作法是 把較脆弱的L1幼蟲放入較弱的菌中 方法有二:
(1).放入較老的菌(就是看外表有點黃 甚至有點出水 不同的蟲對於菌的新鮮程度喜好不同 不一定新鮮的菌就一定最好)
(2).溫控較低的溫度 一般而言 溫度低  ...
[/quote]

想請教您跟各位蟲友, 關於這點, 是否因為中大L1的蟲可能較弱, 所以相對適合用較老的菌給它去食用呢? 謝謝!


-- 作者: 哥吉拉
-- 發表時間: 2008/10/09 03:35:02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ihwei0117[/u]在 [i]2008/10/09 01:26pm[/i] 發表的內容:[/b]
呵呵...哪來那麼多秘密...
[/quote]
我想秘密應該如同scream999大所說的「要植菌瓶..由旁邊植入」吧!
以前用不懂用菌,都是從正中央挖個洞丟進去,正中央的菌最強,死亡率當然高
後來知道從邊邊挖洞植入後,L1植菌幾乎沒有陣亡的


-- 作者: yoshi
-- 發表時間: 2008/10/09 05:43:35pm

不能從中間植菌孔 或透氣孔植入
有個秘密喔 其實不是中間的菌最強

因為 那個地方會乾掉 很硬
幼蟲進去 會沒有施力點 鑽不進去
卡死餓死在那裡

一次植菌的菌瓶 一定會有那個洞 植菌用的 少不了
可是手工重壓 為什麼還要弄那個洞 我就百思不解了
我自己重壓菌 從來不在中間打洞 也從來沒走菌失敗過
而且即使三齡幼蟲 在吃的時後 也會避開那個乾掉的中空洞
這樣很浪費耶

另外 一齡幼 投入菌瓶安啦 根本就沒有被菌絲包死這回事
因為有些幼蟲因為開挖受傷 這麼小 人類肉眼根本無法辨識
本來就會死 下菌瓶菌杯都一樣會死 若死了 小小身軀 就被菌分解掉
只剰頭殼 有人就以為被菌絲包死了 前因後果搞不清楚



-- 作者: 哥吉拉
-- 發表時間: 2008/10/09 06:07:3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yoshi[/u]在 [i]2008/10/09 05:43pm[/i] 發表的內容:[/b]
不能從中間植菌孔 或透氣孔植入
有個秘密喔 其實不是中間的菌最強
因為 那個地方會乾掉 很硬
幼蟲進去 會沒有施力點 鑽不進去
...
[/quote]

哇!相信樓主您發這篇文章可以得到更多小秘密的!


-- 作者: 保安宮
-- 發表時間: 2008/10/09 10:06:1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yoshi[/u]在 [i]2008/10/09 05:43pm[/i] 發表的內容:[/b]
不能從中間植菌孔 或透氣孔植入
有個秘密喔 其實不是中間的菌最強
因為 那個地方會乾掉 很硬
幼蟲進去 會沒有施力點 鑽不進去
...
[/quote]
寶貴的經驗
說明的真祥細
L1幼蟲直接入菌安啦


-- 作者: azsx369
-- 發表時間: 2008/10/09 11:27:1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9600[/u]在 [i]2008/10/09 03:01pm[/i] 發表的內容:[/b]

想請教您跟各位蟲友, 關於這點, 是否因為中大L1的蟲可能較弱, 所以相對適合用較老的菌給它去食用呢? 謝謝!
[/quote]
不知道您說的適合是指"降低死亡率"or"從L1就盡量吸收養分打好基礎"  因為摟主是針對入菌所以我才會建議放入較老的菌 目的當然是"降低死亡率"  但是如果要兼顧兩者  L1丟SP木屑我絕得應該效果不差

還有關於"不同的蟲對於菌的新鮮程度喜好不同 不一定新鮮的菌就一定最好" 是一位資深蟲友跟我說的 他說中大幼這樣養 大多有25克(以上)的水準!
不過大大您也知道要養出大蟲還有其他重要因素 例如:親代 不同齡數配合不同溫度 最後一瓶的換瓶時機....等等
我看過那位資深蟲友養的中大成蟲 以他經歷應該都能掌握以上的要素 不過要破80mm 應該還有更細微的細節吧(用老菌的想法)

以上~供參考囉


-- 作者: 飄幻x毛
-- 發表時間: 2008/10/10 01:00:02am

謝謝樓主的發問
順便解決了小弟的疑惑
以後一齡入菌瓶
安啦~~


-- 作者: 9600
-- 發表時間: 2008/10/10 05:38:00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zsx369[/u]在 [i]2008/10/09 11:27pm[/i] 發表的內容:[/b]
不知道您說的適合是指"降低死亡率"or"從L1就盡量吸收養分打好基礎"  因為摟主是針對入菌所以我才會建議放入較老的菌 目的當然是"降低死亡率"  但是如果要兼顧兩者  L1丟SP木屑我 ...
[/quote]

多謝說明! ^ ^

我比較在意的是: "從L1就盡量吸收養分打好基礎" 這一 點.
畢竟生的夠就不怕死蟲~ 但是吃不大就想撞牆吧! 感謝!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8/10/10 09:15:56am

這篇文章實在有精華文章的價值了~

多謝大大們的經驗分享~


-- 作者: 夕日微風
-- 發表時間: 2008/10/10 09:50:39am

感謝各位的回覆~我會試試看


-- 作者: 神鵰大俠
-- 發表時間: 2008/10/10 10:47:23pm

跟各位分享小弟的經驗
如果幼蟲從產木挖出 有沒有受傷就不知道
所以L1入菌多少都會損傷(例:台鹿幼←真的很小又脆弱)
但是有些蟲種不用產木也會生 從木屑裡的取出的L1幼
我都是直接在菌上面用白鐵棒 一棒貫通到瓶底
然後慢慢將幼蟲震到洞裡深處
以這種方法入菌的L1幼3個月後開瓶
每隻檢查每隻都無損傷 僅供樓主參考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