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k0968985556
-- 發表時間: 2013/04/09 11:19:13pm
通常幼蟲都在下層活動也還沒到化蛹 只要飼養箱的長跟寬夠大土夠吃 請問各位大大為什麼大家都建議要把土填到八 九分滿這樣不是浪費土嗎 再請問如果不填滿那最少要幾公分高 土的深跟淺對幼蟲有何影響
-- 作者: wayne855139
-- 發表時間: 2013/04/10 00:25:45am
把大便篩掉就好 又不用全部換掉 這樣就不會浪廢 而且土裡有共生菌
-- 作者: 史普林莊
-- 發表時間: 2013/04/10 06:23:35am
[這篇文章最後由史普林莊在 2013/04/10 06:24:09am 第 1 次編輯]
安定感吧 一般來說幼蟲會在最底層的意思就是他想要有安全感 野外不會有幼蟲待在淺土區這樣很容易被掠食者發現 大多都會往下鑽 而且就算今天我們把飼育箱填到九分滿 在野外來說還是太淺 加蓋可以稍微彌補這一點 當然更不用說你只填了半滿 這樣加蓋也不會造成壓力感(中間空一層...) (加蓋是種加壓,可以讓幼蟲更安定) 幼蟲會躁動然後掉重給你看 依經驗幼蟲會把排泄物往上推 所以上面的新鮮土會向下移動 不怕幼蟲吃不到浪廢掉 真的吃不到的部分 跟樓上大講的一樣 把屎篩掉就好了 其他部分加上還是可以用來飼育幼蟲 有錯請大指正
-- 作者: yichance1
-- 發表時間: 2013/04/10 08:50:40am
[這篇文章最後由yichance1在 2013/04/10 12:38:42pm 第 1 次編輯]
我覺得是安定感與遮光性! 但可能要親自去挖獨角仙 才知道獨角仙幼蟲住在多深的土裡... (朋友家的竹筍田往下挖15cm就能挖到) 可是樓主可以試驗紀錄淺層土對蟲的影響~ 記得入門時有些蟲店幫把11L的土壓緊在容器內,土高量測達17~18cm! 當時養的是CCK與DHH 單公,共分兩個飼育箱~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3/04/11 09:08:16pm
[LIKE=gacsliu;BOSS爸爸;andrewman;=LIKE]來吧 劈木抓幼蟲的知識 就在這裡展現 ~~~~~~~~~~~~~~~~~~~~~~~~~ 其實 厚度 是人類想給予幼蟲更好的生活環境 而作的方法 其中一種 大空間 亦同 就像之前說的"櫻桃罐"壓菌 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其實幼蟲只往下鑽 只吃罐子下方一半 但是為了衝大 高手一樣壓到滿滿 獨角仙幼 在腐植土內挖掘的時候 其實 上~中~下 都有 但是最深到大約30公分左右 再往下 基本上就是泥巴 或土勒 沒得吃了 如果是木頭內找到的獨角仙幼 基本上不會超過10公分厚 甚至接近木頭表面 鬼豔幼 最可愛 喜歡四處鑽 當腐質層的木屑他不喜歡的時候 它會直接爬出土表 找腐木 然後繼續啃 花金龜幼 啥叫厚度 根本不理會 只要有吃的 就算蟑螂的大便(木屑) 照吃不誤 野外實際觀察 厚度 對幼蟲 其實影響並不明顯 尤其在木頭內 誰管啥"厚度"?? 腐度 營養度 才是幼蟲優先選擇條件 至於共生菌 其實就是大便 幼蟲會有適應環境的能力 不是人類肉眼能看見的 當幼蟲開始狂吃以後 如何維持現況 又能達到高度營養 減少腐化 又能讓幼蟲愛吃 不會拒食 就在考驗飼育人的經驗及智慧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