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昆蟲討論區》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1)
--- 螢火蟲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2710)


-- 作者: 大偉
-- 發表時間: 2004/10/24 05:11:20am

日本名古屋保護實例
日本對螢火蟲的生態資源,所投入的研究工作比台灣早了許多,因此他們對螢火蟲的保育工作也有比較多的成功案例。其中有名的成功實例,就是名古屋市對一種「姬螢」〔Hotaria parvula Kiesenwetter〕的棲息地所做的保育措施。
在名古屋市郊有一處廢棄的鐵道,鐵道的周圍生活著一種俗稱姬螢的螢火蟲。當地政府在鐵道廢棄後,接受保育團體的建議,僅將鐵軌拆除而未做其他建設利用,因此姬螢的族群能夠在該處順利保留下來。
不僅如此,當地民眾及政府為了加強保護該棲地,還修改通過棲地上方的高速公路及旁邊的市區道路路燈,使光線不會直接照射到姬螢的棲息地。另外,也在棲地靠近道路的周圍,種植茂密植物加強遮光功能。如此一來,便營造了一處人與自然生態共存的都會區。
經過若干年後,姬螢的數量大增,成為當地的一處絕佳的賞螢點。
另外,在國內也有許多默默投注螢火蟲的生態保護不餘遺力的實例。像已具勝名的嘉義「若蘭山莊」、台中「東勢林場」及近三年來對螢火蟲保護工作積極投入的台南縣白河鎮崎內社區等,都是作者認為幾處對於保護螢火蟲及推廣其教育功能相當成功的實例。

若蘭山莊
嘉義瑞里是台灣一處重要的高山茶及檳榔產地。為了減少病蟲害所造成的農業損失,茶農多需要噴撒低毒性的農藥以確保葉片的完整。檳榔雖然平常不需噴撒除草劑,但是在採收季節裡,業者為了採收方便,也多會以除草劑來清除檳榔樹下的雜草。
任何的化學藥劑都會對螢火蟲的族群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而若蘭山莊就座落在四周環繞檳榔園及茶園的瑞里山區。
幸而,莊主葉若蘭小姐是一位相當重視環境保護的經營者。在廿年前即已發覺生態資源的重要,因此在山莊內,除必要的道路舖設、房舍建設之外,一切多保留原貌。尤其是最棘手的環境整理工作,也都堅持不以任何化學藥劑噴撒處理,完全靠人工方式來整理。幾處原本雜草叢生的區域,如今反而成了螢火蟲最主要的棲息地。
嚴格說來,螢火蟲並不是當初山莊所特定的保護對象,但由於廿幾年來紮實的環境保護工作,如今每年到了三~六月間,在山莊內就會出現驚人的螢火蟲數量。如此勝況,確也為山莊帶來經營上的一個賣點。這其實就是在辛勤保育的觀念中所附加而來的資源。
近年來,雖然幾次強烈地震、颱風對瑞里地區造成肆虐,但影響的都是山區道路或不當的開發建築,對於若蘭山莊及山莊裡的螢火蟲族群居然一點都沒有影響;甚至由於它特殊的地理環境,一般在其他地區只有一至兩個月的黑翅螢發生期,在若蘭山莊裡卻可以長達三個月之久。

崎內社區
崎內里是一處位於台南縣白河鎮東北方的社區。民國八十八年,社區發展協會的執行祕書李榮添老師,在一次偶然的夜間觀察中,發現社區裡的部份地區,有不少的螢火蟲棲息。
由於螢火蟲不僅是「生態教育」的題材、「觀光」的資源,也是一項環境的重要指標。因此,李老師立即聯想到這個資源的珍貴。在一次社區會議中,李老師將此訊息提供給居民瞭解時,立刻得到所有社區居民的支持。於是開始展開一系列的社區螢火蟲保育工作。
但是經過進一步的觀察後,發現當地螢火蟲的主要棲息地,居然都在幾處檳榔園中。而由於收成的考量,檳榔園經常都要噴撒農藥。因此,如果要進行螢火蟲保育的工作,最優先要做的就是解決農藥污染的問題。
於是經過協商之後:很欣慰地,螢火蟲棲息地的地主均同意不再以噴撒農藥來除草,至於雜草叢生的問題,則由社區義工以人工除草的方式來協助解決。如此一來,螢火蟲的棲息地是保護了,但是怎麼樣才能使社區裡的螢火蟲數量增多呢?
螢火蟲的幼蟲是以蝸牛、蛞蝓及半蛞蝓等軟體動物為主要食物;而這些軟體動物都是以腐爛的植物體為食。為了能提高這些螢火蟲食物的數量,李老師便想到將當地農民視為雜草的「紫花霍香薊」及「霍香薊」等,大量割除後,將它們浸泡在水中。等到莖葉腐爛時,再將它們平舖於各復育點內。這樣一來,發覺蝸牛真的會聚集在這腐草堆中,不至於四處散去。
經過八個月的追蹤調查後,到了民國89年6月,螢火蟲飛舞的數量果然明顯增加了好幾倍,白河鎮公所甚至主動協助社區製作「螢火蟲解說手冊」以展示其復育成果。
因此,現在只要每年的3至10月之間,幾乎都可以在各棲息地裡發現數十隻,甚至近百隻的台灣窗螢飛舞;而山窗螢,由於是冬季型的螢火蟲,所以得等到10月以後,才可以看到它們的縱影。但是在復育區裡,任何時間都可以發現數十近百隻的幼蟲,在路旁或草叢間竄動的光點。

開放空間的復育實例
台灣目前所復育的螢火蟲,均以黃緣螢及台灣窗螢為主,尤其是水生的黃緣螢,由於它對環境的適應力相當強,復育成功率較高,因此往往被選為螢火蟲復育的最主要對象,右圖為衛理女中黃緣螢復育水溝。
但是比較可惜的是,在台灣幾處復育較成功案例中,由於研究及維護的需要,往往並不對外開放。但是其用心的精神,卻是值得加以仿效!

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位於南投集集的農委會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歷年來即對各類自然生態的保護與復育推廣工作不移餘力。其中螢火蟲的復育,也是一個相當成功的範例。
保育中心成立初期,即在中心主任顏仁德先生的指示下,覓地成立一處人工規劃的「生態教育園區」;所以從民國86年起,便開始進行一連串的人工棲息地營造。
營造期間歷經各項技術施工、運石推沏及種植適當的陸域、水域等植被;並在整個生態教育園區裡,規劃出一段長150公尺,適合螢火蟲、溪蝦及淡水魚類生存的「溪流生態區」。最後經中心研究人員進行各項環境評估後,發覺營造出來的生態環境已達適合黃緣螢棲息的標準。因此於同年8月,開始試放黃緣螢幼蟲2000隻。
接下來,歷經無數次的追蹤觀察,終於在民國89年4月間,看到2000隻以上的成蟲飛舞景象。精心的生態環境規劃,終於得到豐碩的成果。
復育工作絕對不是一蹴可及的事。保育中心如此歷經三年精心的復育成果,堪稱復育實例的典範。但由於該處仍以實驗研究為主,目前夜間未對一般民眾開放,所以只得配合中心所舉辦的研習活動的機會,得以窺探勝況。(摘錄「再造美麗家園-水生螢火蟲的保育與復育」)

復育成功的要件
看了以上所介紹的復育實例,或許有人會有疑問:一個適合螢火蟲棲息的空間需要有多大?
一般來講,越大的空間,它所容納的生態相可以越複雜;相對的螢火蟲的棲息條件也會越好。所以,一分地以上的面積,是比較容易營造出一個穩定的螢火蟲棲息地;當然也要有適當的周圍環境相配合。
但是這不代表小的空間裡就不能讓螢火蟲生存;像台北衛理女中裡的螢火蟲棲息地,就只生活在學校操場旁一條不到20公尺長的小水溝中,類似這樣被環境壓縮成很小的棲息地例子,其實不勝枚舉;但是由於棲息的空間較小,相對的它們的數量也比較少。
一個人工營造的生態園區成功與否,除了確實的環境評估及技術工程外,最主要的關鍵因素仍在於環境維護的用心與否。營造再大的人工棲息環境,若沒有適當的維護工作,最後一旦雜草叢生,縱使仍保有螢火蟲的族群,還是會失去它教育的意義;相對的,一塊再小的人工棲息地,若投入相當的維護,往往還是可以產生相當大的成果。

「女兒的家」將生態溶入生活
在此另外再介紹一處,雖然只有約一百多坪的小面積,但是卻仍可將居家環境與自然生態相結合的成功實例。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林南忠先生家,由於居家環境群山環繞,林先生一家人便將他們的花園,依照原有地貌,挖溝挖池引流水道、種植各類陸域及水域植被,將他們的家營造成一個適合螢火蟲及各類生態棲息的花園,並將它命為「女兒的家」。
在他們的觀念裡,任何的生命都應該被尊重,因此甚至家中的高腳蜘蛛也都被列入保護不得任意捕殺。因此每到螢火蟲季節時,在他們的花園裡、甚至屋內,都可以看到上百隻螢火蟲優閒的光影。曾經在他們的花園調查發現,有8種螢火蟲同時出現的記錄。
在這樣的一個自然環境裡,若再配上一杯咖啡或一杯茶的享用,真可比擬神仙般的生活。從這實例中,有時候真的可以再想一想:人的生活目的,到底是在追求什麼?


-- 作者: HELLO
-- 發表時間: 2004/10/24 08:56:06pm

我有一次在1條河邊 看到螢火蟲幼蟲 只是好幾百隻都被壓扁 不然就奄奄一息   唉~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