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愛昆蟲的阿儒
[LIKE=wuandy;kuwata;Larry;TIS;linuslin;yichance1;HJHJKOKO;cortex;abadon4444;chwchw000;ASD123;忠實蟲迷;love昆蟲;鴿子出來了;kh;蔡jeremy;穎;oba72367r;ROSE888;plays870307;承瑋;BOSS爸爸;GOSMARK;hcy101;efs98061a;aztecman;=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愛昆蟲的阿儒在 2014/12/22 01:39:58pm 第 1 次編輯] 這幾天壓1800c.c玻璃菌瓶 (1.8L)遇到了個問題,不過在述說前,先來做個壓菌的基礎。 為何要壓菌?我想大部分是想給予幼蟲分成適當的容器比較不浪費,且太空包便宜,也可省下一些錢。 一般市售的一包太空包2L的 在除掉菌皮等之後打碎,正常力道可以剛好壓一個1.8L玻璃瓶、約兩瓶1.1L寬口菌瓶,僅約到瓶口弧處在多一點,印象沒記錯的話,壓250c.c菌杯 照理說應該可壓8杯,不過實際約7杯而已,以上僅供大概參考而已,每人力道拿捏不同,每包菌包除掉菌皮情況也有差...所以在叫菌時,多叫個幾包較安全。 (下圖即為1.1L窄口瓶和2L菌包比對,高度差不多,但直徑菌包大些。)
新鮮菌和老菌的差別: 操作步驟: 選擇不通風的密閉環境最好,將以清洗過的容器擦拭乾淨(我習慣用沾有酒精的衛生紙或事先準備好放置密閉室陰乾。),將太空包剖開去除菌皮,冬季早晚溫差大有些菌容易發菇,所以菇蕾也要去掉在打散,這樣比較不影響走菌及走完的美觀感@@" 使用剛走白不久的新鮮菌也比較不會有菌皮的問題。有些蟲友不介意也會直接把太空包摔碎或是放入乾淨的垃圾袋中踩 / 打 碎(如有菌皮在挑出及可。)。 打碎作業完後,在來就是壓至容器內,通常布丁杯或碗型容器我都習慣用手壓置,力道拿捏剛好就好,使用比較大的容器我則習慣搭配壓菌棒,這樣壓的比較均勻,我壓玻璃容器的過程也習慣底層先鋪上個幾公分在壓,接著在裝多一點壓,一直重複到壓完。(我覺得這樣壓底部才扎實,不然直接鋪厚在壓下去,底部其實沒有很實,操作可以自行觀察看看在視行況自行調整,而塑膠容器似乎比較沒此問題的樣子。以上純粹個人感覺,看您自己@@) 壓完後,看個人習慣是否要打通氣孔(用螺絲起子或其他東西在木屑上打洞通到底),其實所謂的通氣孔原本只是在菌場為了植菌而打的,至於我的習慣是大容器打,小容器沒打,然後有打的也沒特別打到底(玻璃瓶除外)@@...。 正常的走菌,通常在壓制後的24~36小時間,整瓶表面即可看見微微白白的菌絲體,在到第48小時已經可以清楚看見菌絲體,接著每過一天則會變得更白,當然走菌速度跟您所使用的容器大小、透氣、溫度、濕度、菌活性也有關係,通常最適合的溫度在22~27℃,25~27℃走的很快,容器大走得比較慢也很正常,透氣不夠、菌活性差亦是如此。 以上操作是求安全安心下進行的...我在此方式下操作失敗率是極低的!而有些蟲友其實沒這麼"搞缸",當然有時我也很隨意,容器沒洗沒消毒,東摸摸西摸摸直接壓,一樣都可以走得不錯,不過這是菌活性不錯的前提之下。順便分享,之前也用過一個菌活性超強的菌,連產卵木不殺菌,丟這菌中的木屑下去照樣整根木頭走起來,只是不像市售的活菌材那樣看起來乾淨漂亮,如下圖,原本整跟是硬的,後來變超軟,輕鬆可插入,還發菇@@。 容器的使用,最常見好像就塑膠和玻璃了,至今壓塑膠幾乎沒什麼特別問題,在透氣上也曾經沒注意到250c.c的蓋子未打洞,但一樣走菌走的很漂亮,蟲也吃的很好(當然這是小容器的情形下)。而玻璃容器的特點大概就是硬,不像塑膠容器較有彈性,給幼蟲安全感及製造蛹室比較不花費太多力氣去擠推,還有它溫度傳導均勻,缺點就是不便堆疊,一摔可能就沒了@@ 還有價錢比塑膠高些...。 這次壓玻璃瓶菌瓶也是第一次壓,這一次主要遇到的問題就是菌瓶只走一半就不再繼續走,剛開始很不解,所以又壓了第二批輕壓的做觀察,狀況一樣,不過是比一半又多一些,非常奇怪的!於是開始切入問題探討。 2300c.c容器比1800c.c容器大,但是自己在壓制過程走菌也走得非常順,且透氣也只用一般烤針數個小洞+透氣膠帶防蟲。 而我玻璃瓶洞蓋孔洞也比上面塑膠孔洞大些,所以因為這點,讓我起初撇開了透氣的問題。 看看同批菌,一樣正常力道壓制的寬口,環境約22~23℃,大約第三天就完全走白,非常漂亮!所以這撇開菌的活性問題。 一般力道的玻璃菌瓶我沒拍,只拍了輕壓的,如下圖: (下面幾張雖然為倒放,但是述說的"底部"及"往下走菌"請以正常放置的方向來看。) 逐漸下走情形: 解決方案前可以明顯的看到底部的木屑沒什麼菌絲: 用膠帶做簡單的記號,此改善後底部也已冒出菌絲。 另瓶明顯的有在往下,周圍木屑顆粒也明顯長出菌絲 經過幾位好友的指點,之後問題解決了!答案其實也早已出示在上面幾張圖中有出現,那就是我最初撇開的透氣問題。 而另外,其實我也有看到一些蟲友的1.8L菌瓶蓋子其實沒打很多洞,但也是一次走白的,所以我想不同批木屑濕度應該也多少有關係,就像主席對我提點過的,拿濕毛巾放在鼻孔處 呼吸感覺會跟乾毛巾有差,壓制在下面的菌就有點類似這種原理吧! 在來輕壓會引發的問題就是 " 出水、積水 " 。 出水圖: 在重壓&全透氣後,直接整瓶走白,所花時間一樣差不多3~4天。 接著入蟲果然也不出所料,每隻鑽入後,當晚又爬到表層,只有一隻直接鑽到底待著,因好友的告知說不織布要小心可能會纏住蟲,所以直接放入洗衣網內,隔天看就穩了乖乖在底下穩了~^^ 補充: 一般影響走菌不全原因大至如下: 我的經驗:在夏天由北而南的菌,打開其實裡面都有點感受得到熱熱的,不知其他蟲友是否有這種感覺?這時習慣全部拿出給它們吹風透氣散熱,菌經過貨運送達這段時間難免悶到,尤其夏天太空包容易收到悶黃微出水的,這樣打散走菌也容易失敗或走不好,而拿菌瓶比較不會有此問題,但是菌只要悶到難免都會影響品質。 有些蟲友會在壓制的菌木屑內在加發酵營養劑之類的東西來輔助菌及幼蟲的成長,不過這我就沒研究過了。 另外不論任何菌種,其實都建議溫控下使用,溫度太高,菌老朽出水越快。 下圖為夏天在空氣流通處,加上有壓縮機在旁不定時運轉的空間壓制的菌杯,疑似因此雜菌感染?!還是蟲友們說的雪花菌(力道不均or太緊產生)?!不過這幾杯等待完全走白比平時花好幾天時間,部分我也有直接入蟲,其實也沒什麼問題。 以上完,想到在補充@@
-- 作者: TIS
[LIKE=絕情;忠實蟲迷;=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TIS在 2014/12/22 03:04:28pm 第 1 次編輯] 整理了一些小發現所做的結論 1.添加劑濃度高走比較慢(我用的添加劑碰到水後會變很黏) 2.通氣孔大概每3天要再通一次 因為會被菌絲堵住(有不少罐再重新通一次後走菌速度有顯著提高) 3.塑膠碗壓的菌走完後和碗壁會有空隙 不管壓的多大力 發菇容易發在空隙處 很討厭 4.寒流來前溫度20度以上走比較快(寒流來溫度18度以下) 5.這是以前發現的 把菌拿到冰箱冷藏幾天 再拿出來放室溫 走菌速度會爆增 不過那時樣本只有兩罐 所以頂多參考 6.當菌壓得越緊 打越多通氣孔 走菌的速度會越快(輕壓的菌就沒差)
-- 作者: yichance1 阿儒的文章每篇都相當有條理~ 請問一下阿儒∼ ”1800c.c的玻璃罐走得比2300c.c的超大布丁杯還慢∼ 從圖片看起來,直徑與深度也算差不少~ 請問布丁杯與玻璃罐的直徑與高度多少呢?
-- 作者: jacky90089
很精華
-- 作者: david0313 讓我茅塞頓開!精彩!
-- 作者: 愛昆蟲的阿儒
[LIKE=yichance1;=LIKE][quote][b]下面引用由[u]TIS[/u]在 [i]2014/12/22 03:01:29pm[/i] 發表的內容:[/b] [quote][b]下面引用由[u]yichance1[/u]在 [i]2014/12/23 02:02:42am[/i] 發表的內容:[/b] [quote][b]下面引用由[u]jacky90089[/u]在 [i]2014/12/23 02:40:28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老太太喝粥 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