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k2t3-- 發表時間: 2023/01/26 05:01:50pm
 
        [LIKE=KenYeh;有誰賣甲蟲;oba72367r;江彥宏;WillHsu;redbeetle;ducky;bopi2957;NickyChai;tem83472;憨神XD;hogan0508;討論區板主;u8714042;=LIKE]歐洲深山鍬形蟲  LCJ.LCA  飼育經驗分享個人飼養歐洲深山鍬形蟲超過10年了
 在嘗試中走了些冤枉路
 經歷不少失敗
 不敢說自己的飼養方法是最好的
 在此提供一些個人經驗
 讓有意嘗試這兩種最大品種深山鍬形蟲的蟲友參考
 我目前是飼養在海拔2000公尺的山區夏季溫度約14---24
 冬季溫度約10---18
 寒流來時可低至0度左右
 公蟲2年化至4年化都有,母蟲1年化至3年化都有1年化和4年化個體不多,通常公蟲3年化個體最大
 無論是幾年化個體或公母蟲,大約在4、5月左右開始製作蛹室,大約在8、9月左右羽化
 每年5、6月間,氣溫20—25間,成蟲由蟄伏中醒來我會先餵食1、2周讓成蟲補充養分,再讓公母蟲交配
 有交配慾望的公蟲會用觸角輕觸母蟲
 有交配慾望的母蟲腹部會稍為膨脹及收縮
 有交配慾望的公、母蟲公母蟲放一起時,不一定會交配成功
 要注意性慾高漲卻無法滿足的公蟲,會想霸王硬上弓而夾爆母蟲
 這時可以遛遛蟲,分別讓公、母蟲在較大的空間中走走後,再放一起
 若還是不行,就改天再試
 母蟲交配成功後,補補身子幾天,就可以投入產房了
           ∼未完待續∼
 
        
         
         
 
        -- 作者: k2t3-- 發表時間: 2023/01/26 09:43:34pm
 
        [LIKE=有誰賣甲蟲;tem83472;MickeyFu;hogan0508;台灣甲蟲;田不辣;=LIKE]有些蟲友分享:以溫控冰箱或冷房飼養.公蟲母羽化時間不一定相近.常有配不上的情況.....這也許是恆溫飼育的結果
 有四季溫度變化.春季回暖是促使幼蟲化蛹的因素之一
 
        
         
         
 
        -- 作者: WillHsu-- 發表時間: 2023/01/27 05:36:51am
 
        [LIKE=有誰賣甲蟲;tem83472;=LIKE]深山大師的好文必推,敲碗更多~~~
         
        
         
         
 
        -- 作者: k2t3-- 發表時間: 2023/01/27 12:21:15pm
 
        [LIKE=bopi2957;有誰賣甲蟲;留言板板主;tem83472;hogan0508;u8714042;=LIKE]產房布置使用2—3公升容器,底部以大兜土壓實,高約10公分。上方加輕壓之大兜土至容器的8成高,最上方鋪上一層產木片。
 (產木片可防止母蟲倒翻,母蟲也會將產木片咬碎混入土中。)
 產房使用的兜土需事先氣曝,壓製好靜置幾天,
 讓產房容器內溫度下降,再放入交配後的母蟲。
 (剛壓製好的兜土溫度有可能會上升)
 產房內放置果凍,提供母蟲補充能量。
 產房容器安置於20度左右的陰暗環境中
 3周後取出母蟲,再將其置入另一事先備妥的產房,讓母蟲進行第二輪產卵
 有些母蟲能進行第三輪產卵
 原產房建議3周後再開挖取卵
 (此時蟲卵已吸水氣膨大)
 個人的經驗是:如此做產量較多,比較不會把卵挖爆.配合日後幼蟲的管理,能使幼蟲長得比較大。
 
 
        
         
         
 
        -- 作者: k2t3-- 發表時間: 2023/01/27 05:33:54pm
 
        [LIKE=bopi2957;有誰賣甲蟲;tem83472;hogan0508;u8714042;=LIKE]如果一開始使用較大容器布置產房讓母蟲生到掛
 讓幼蟲直接在產房孵化並食用產房的兜土成長
 幼蟲可能食物不足,或兜土太過腐朽而長不大
 (在我的經驗中,1隻50mm的母蟲約可生下30—50顆卵,最多曾採過90多顆卵)
 
 
        
         
         
 
        -- 作者: k2t3-- 發表時間: 2023/01/28 06:22:37pm
 
        [LIKE=tem83472;hogan0508;u8714042;=LIKE]個人習慣將卵挖出後,單獨置於布丁杯中,分開孵化後飼養至2齡中期。布丁杯食材為:與產房同品牌之大兜土50%,產木屑或發酵木屑50%,壓實。
 預先備妥,待降溫後再使用。
 (前面提過:剛壓製好的兜土混木屑溫度有可能會上升)
 放入卵或幼蟲前,務必以溫度計插入食材,測量溫度.,22度以下較為安全
 個人曾經疏忽,剛壓製好的兜土混木屑馬上使用,結果溫度上升,熱死一批蟲。
 
 
        
         
         
 
        -- 作者: k2t3-- 發表時間: 2023/01/29 07:49:46pm
 
        [LIKE=tem83472;hogan0508;穎;=LIKE]二齡幼蟲依頭蝠可以大致判斷公母(不一定正確,也有可能誤判)
 可依幼蟲性別以不同容器飼養。
 幼蟲被挖出時,經常會咬自己的屁股自殘,
 通常我會盡量不打擾幼蟲,不去秤重,
 真要取出幼蟲,又怕其自殘時,
 我會把幼蟲暫時淺埋在食材土堆中,
 減少幼蟲的不安與躁動。
 幼蟲二齡中後,
 要換到較大的容器中,
 事先準備好的食材,也是要降溫後才能使用
 我會在兜土及發酵木屑中,再加入些產木塊供幼蟲啃咬。
 通常我會把新舊食材對接,(上方舊的,下方新的)
 讓幼蟲自行決定,何時要搬家。
 每年8、9孵化的幼蟲,在食材充足的情況下,
 若能以二齡蟲越冬,到春天回暖後才蛻皮轉化為三齡,
 這樣的幼蟲通常有更大的機會長成較大的個體。
 
 
        
         
         
 
        -- 作者: k2t3-- 發表時間: 2023/01/31 03:48:44pm
 
        [LIKE=hogan0508;jielinwang;u8714042;=LIKE]有蟲友提問:如果把蟲體從20度直接放入25度的地方
 這樣的溫差變化會不會太大
 對個體造成影響
 以致不利後續繁殖的問題
 我的飼養經驗:在自然溫控的條件下, 成蟲在秋天羽化, 此時日均溫約是20 度。 經過10、11、12、1、2 月的秋末及冬季 的低溫, 3、4 月間逐漸回暖、又回到20 度。
 5、6 月溫度更高,成蟲該醒了。
 若成蟲該醒時還不醒, 我會把成蟲移到25--27 度的環境∼熱醒牠。
 前提是、 成蟲必須在 20度以下的環境休眠5 個月以上的時間。
 這段休眠時間,應該是深山屬鍬形蟲的生理時鐘機制,讓成蟲有一定程度上的成熟。
 看日本人的飼育紀錄,成蟲蟄伏期的管理,常設定在16-17度,應是有其原因的。所以已過蟄伏期的成蟲,由20度的環境直接放入25度的環境,應該是沒問題的。
 有些蟲友,因養在平地,成蟲蟄伏期的平均溫度較高,成蟲較早過蟄伏。甚至有些蟲友表示:成蟲在蟄伏期會睡死。
 我的經驗是成蟲在蟄伏期被真菌感染會死掉。
 成蟲在蟄伏期睡死,有此經驗的蟲友可以分享你們的飼養條件、環境,
 供大家參考,思考問題癥結在哪。
 
 
        
         
         
 
        -- 作者: wine200061-- 發表時間: 2024/02/08 01:40:23am
 
        想請教k大一個問題,所以成蟲蟄伏期間是否需有溫控(控制在20度C以下)會比較好?謝謝回覆
 
        
         
         
 
        -- 作者: k2t3-- 發表時間: 2024/02/10 01:08:24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ine200061[/u]在 [i]2024/02/08 01:40:23am[/i] 發表的內容:[/b]想請教k大一個問題,
 所以成蟲蟄伏期間是否需有溫控(控制在20度C以下)會比較好?謝謝回覆
 [/quote]
 羽化後的成蟲
 要在20 度以下的
 低溫環境
 蟄伏5、6 個 月
 以上的時間喔
 我是沒有試過歐深蟄伏期的
 前6 個月
 將蟲放在20 度
 以上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