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採集日記》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11)
--- 與小黑有約---(二)復興山區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11&topic=826)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1 09:06:1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21/03/02 08:52:49pm 第 5 次編輯]

雙溪篇過後一連兩個週休假期都是豪大雨,山區道路柔腸寸斷,查了一下氣象預報,本週放情......事不宜遲,直接衝中級山了,管他腳力有沒有鍛鍊,再不去萬一又下一場豪大雨路全坍就去不成了(去年便是如此)

時間:2006年6月
地點:復興山區[註]
天氣:晴
成員:老朋友與我

[註]新網友很多,所以寫採集日記前先再次介紹一下 復興山區
[color=#696969]包括 新店 烏來 三峽 復興等鄉鎮山區海拔800m~1900m範圍,即 雪山山脈主脊由 塔曼山 拉拉山分出的支稜
整個稜線呈東北-西南走向,主稜多屬中級山,著名山峰由北而南介紹於下
[b]拔刀爾山(拔取山 巴特魯山)[/b]:海拔1118m 三等三角點,拔刀爾即 泰雅語藤帽的意思,旁還有幾個小籐帽 高腰山(961m) 美鹿山(926m)...由台北盆地往南看可以看到連續斗笠狀連峰,可以想見各峰都相當陡峭,除部分人造杉林外,大致上原生林還保存良好
[b]逐鹿山 卡保(加母)山 羅培(樂佩)山[/b]:海拔分別為 1366m 1583m(三等三角點) 1553m,本段行程路途遙遠,山徑原始,屬於山友的路線,一般遊客千萬別去嘗試,本段稜線上之 台灣水青岡(台灣山毛櫸)比起 北插有過之而無不及,因出入的人少,整個生態保存較北插為佳
著名的滿月圓山(900m)在這三山環繞下顯得相當渺小,
[b]北插天山[/b]: 1727m(二等三角點),北部高知名度中級山,因為台灣水青岡(台灣山毛櫸)及其他原生動植物而被劃為保留區,由 滿月圓 東眼山 小烏來 福山都有山路可登頂,除 福山外其餘三處假日都有登山人潮,山徑被踩的相當寬大,只要稍俱登山經驗及注意叉路尚不至於迷途,但一趟走下來是相當累人
另外有許多副峰 拉卡山 多崖山 赫崴山...都算是熱門路線
[b]南插天山[/b]: 1907m(三等三角點),為本區最高山峰,與1905m的盧平(魯培)山直線距離只有1km,過去登臨困難,近年來已成熱門路徑,因尚未嘗試過,無法提供相關資料
主稜以外另有兩條重要山列
[b]熊空山列[/b]:熊空山 972m(三等三角點),為三峽著名的山峰,本山列另有一座知名山峰---獅子頭山 857m:昔日為漢蕃界山,亦是抗日軍(日人稱土匪)重要據點,山區遺留許多珍貴史蹟,加上其為台北盆地四大一等三角點之南方盟主,成為熱門路線,新店市公所整理出完善的登山路線,廁所 休息桌椅都不缺
[b]東眼山列[/b]:東眼山1213m(三等三角點)為昔日三峽三山之首,三峽三山為 東眼 志繼 977m和金平 993m,昔日為北部著名漢蕃界山,其中 東眼山已闢為森林遊樂區,步道系統完善[/color]

呼~呼~打的好累,原以為只有一點點...
寫這麼多只是讓大家瞭解一下 插天山區的概況,如果想登臨上述山峰又無經驗,不妨選 獅子頭山或 東眼山先試試看,如果覺得這兩座很累,那千萬別嘗試其他山......會很痛苦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1 09:26:4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06/07/11 11:21pm 第 1 次編輯]

進入主題
原本是要去 礁溪找 坪林型小黑(中華圓翅鍬形蟲)的,看新聞報導 雪山隧道通車首度假期,想必會塞翻了吧,臨時更改行程,選人少的地點...就選 插天山區的中級山找 北插型小黑吧
這次我們選擇由三峽入山,天亮不久到目的地,停好車後 整裝 出發,兩個人內心都忐忑不安...畢竟身心都沒準備,出發點海拔只有200多公尺
走約廿分鐘的緩坡,開始囉~連續陡坡一段接一段沒完沒了,熱身活動終於到了最後皆段了,上完這裡是一個平坦的鞍部,也是附近各山的登山口,開始進入原生林的範圍,在這之前全是人造杉林,沒甚麼看頭,

[UploadFile=ADABB7sBDD5BEE3A_1152623640.jpg]
海拔高度上升700m後(1100m左右)遇到第一隻想拍的蟲---白金龜母蟲

[UploadFile=ADABB7sBDD5BEE3A_1152623821.jpg]
發現一隻羽化不久的 端黑蟬,附近沒發現 九芎樹,隨便放一棵樹拍照吧

[UploadFile=ADABB7sBDD5BEE3A_1152624159.jpg]
此路是我開...,一隻不懷好意的 大牙鋸天牛(畢氏鋸天牛)雄蟲,一點都不怕人哩...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1 09:52:48pm

[LIKE=oba72367r;=LIKE][UploadFile=ADABB7sBDD5BEE3A_1152624830.jpg]
看到這棵神木就知道剩1.5小時即可到山頂了,看了手錶...哇...我們已經走四小時了,比預定時間晚了一個小時,可是一雙腳實在快不起來...

[color=#8FBC8F]和旁邊的樹比一比就知道神木有多大了,那些"小樹"約2~3層樓高吧,知道神木名字的網友請別點出名字喔,讓它有些神秘感
還有每次經過神木附近都一定有被吃掉肚子的 漆黑,只是我還沒找到是哪棵樹[/color]

[UploadFile=ADABB7sBDD5BEE3A_1152625505.jpg]
喔~還沒到目的地就發現 小黑了,這隻明顯是 北插型,可是海拔只有1350m而已哩,而且牠小的有點離譜...如果被 日本人先發現,台灣大概又多一個疑問種了

[UploadFile=ADABB7sBDD5BEE3A_1152625849.jpg]
連續拉繩陡上後又發現一隻,這隻大小正常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1 10:22:5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06/07/12 08:01pm 第 2 次編輯]

[UploadFile=ADABB7sBDD5BEE3A_1152626213.jpg]
距離第2隻 北插型小黑不到10cm有另一隻甲蟲---XX條金龜,豆金龜和條金龜若是在地表遇到危險,常會有鑽土的習慣,鑽了好久屁股還露在外面,真奇怪...牠們飛就好了,幹麻鑽呢
對了這裡海拔應該在1450~1500m間吧

[UploadFile=ADABB7sBDD5BEE3A_1152626654.jpg]
樹下有許多殼斗科小樹苗,雖然附近 台灣水青岡不少,但是這個不是它的小苗,小苗是由一些約0.6~0.8的果實長出來的,殼斗鱗片呈環狀排列,是 青剛櫟屬的,我猜想是 挾葉櫟

此趟行程走出了問題來了,我在北橫海拔1200m抓過小黑,是坪林型,這次在1350m處發現北插型小黑,用海拔來區分似乎出現問題,或許坪林型能分佈更高?而北插型僅僅只出現在這一區域呢?或是其他地方也有北插型存在?有待蟲友們繼續探究

回程時我們走到 精神渙散,神情恍惚 才回到停車處......不敢了......再也不敢這種貿然衝中級山的舉動,10個小時的陡上陡下,小腿痛四天......


-- 作者: wwwching
-- 發表時間: 2006/07/11 11:32:42pm

真佩服許兄
希望自己也有像這般
精神與不輸年輕人的體力...
感謝之前許兄的小黑喔^_^


-- 作者: 巫小榮
-- 發表時間: 2006/07/12 02:47:38am

許老大
那棵神木,左邊好像被鋸掉1/4耶??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2 10:10:2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06/07/12 10:25a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巫小榮[/u]在 [i]2006/07/12 02:47am[/i] 發表的內容:[/b]
那棵神木,左邊好像被鋸掉1/4耶??
[/quote]
這是台灣山林的血淚史,許多大樹都是因為鋸了以後發現是中空,沒有砍伐價值或是長相不好不值得砍伐而留下,日後被我們發現就稱呼它為神木
許多筆直的神木都有鋸痕,只是被泥巴 木屑塗滿或植物附著而看不清楚,著名風景區的神木則經過人工"修補"讓它較好看,會經過這一棵神木的人都是登山趕路的多,少有專程來看它的,鋸痕沒人"修補",自然非常清楚
[color=#A9A9A9]另一面才慘呢,幾乎一半都開了,可以很清楚看到中空的內部...掏一掏還有檜木香哩[/color]


-- 作者: 45500
-- 發表時間: 2006/07/12 05:55:36pm

精彩....10個小時就...有心裡準備有時候也沒用,哎........人老了.看圖片就好.辛苦了.


-- 作者: 巫小榮
-- 發表時間: 2006/07/12 11:46:45pm

很難想像,如果日治時代跟光復後這幾十年間都沒有伐木,那台灣不曉得有多少神木?
還有,為何?低山地區的雜木林,別說是神木,連直徑接近1米的大樹都很少,難道都被砍過一遍以上了?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3 11:08:01am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06/07/13 11:11a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巫小榮[/u]在 [i]2006/07/12 11:46pm[/i] 發表的內容:[/b]
很難想像,如果日治時代跟光復後這幾十年間都沒有伐木,那台灣不曉得有多少神木?
[/quote]

[quote]檜木林近百年來因材質優良、蓄積量大,成為瘋狂砍伐的對象,由日據時代的太平山、八仙山、阿里山所謂的三大林場的砍伐,至國民政府時代逐漸擴張為幾乎全島性的殺戮戰場,伐木的林道密密麻麻蜿蜒穿梭於中海拔山區,至民國70年代則幾已砍完,民國78年林務局以伐木來自籌經費的預算已入不敷出,全面改為公務預算,僅存的檜木林依賴著陡峭易崩塌的地形或藉著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保安林的劃設而倖免於難。然而退輔會森林開發處(民國89年更名為森林保育處)在須自籌經費並盈餘繳庫的壓力下,編造枯立倒木妨礙森林更新為由,繼續「處分」(林業用語,伐木就像處罰犯錯的人一樣)僅存於棲蘭100號林道西邊最大片原始檜木林,這片檜木林是因民國64年葛樂禮颱風造成石門水庫上游大量崩塌、淤積嚴重,因此劃設為水庫上游集水區的保安林,如此才逃過被砍伐的命運而存留下來。

[color=#DC143C]以上 摘自 楊國禎---神木輓歌--檜木林[/color][/quote]
日本人選擇性將台灣最上等木材砍走,光復到反共抗俄這時期全面性砍伐,將責任推給日本人
[color=#A9A9A9]這點做的很成功,幾乎99%的國民都認為台灣的檜木是被日本人砍光的[/color]
砍下的樹木通常留下約1.5m高的樹頭,如此還有部分水土保持功能,這幾年以"疏伐或整理"為理由取走樹頭的新聞不時傳出,先封閉林道(防止曝光)全面砍除,很巧的是數個月後會有森林大火(有人說湮滅證據---不是我說的喔),一區一區的輪著
梨山一帶連續幾年的森林大火已經讓我們看到大甲溪的慘況,推測下個目標在哪?我猜是宜蘭某山區...正全面封閉林道趕走山友......
要負責任嗎...一樣啦!推給光復初期就好了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3 11:47:59am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06/07/13 11:57am 第 2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巫小榮[/u]在 [i]2006/07/12 11:46pm[/i] 發表的內容:[/b]
低山地區的雜木林,別說是神木,連直徑接近1米的大樹都很少,難道都被砍過一遍以上了?
[/quote]
明鄭時期和清代獎勵開墾,有些地區開墾還可當官,平地部分當然是有多少砍多少,還有漢蕃相爭因為防禦應該也砍除不少,這點台灣低海拔百年以上巨木(神木)一定是在村落內或周圍可應證
燒炭火時期(一直到我國小還在燒),低山區 相思樹取代絕大部分原生林木,這點由竹林 果園 茶園和檳榔樹的種植就看的出,管它路有多遠山有多陡,全給它種滿啦,台灣人的勤奮是相當可怕的
另外樹種的自然更新也是原因之一,許多先趨樹種生命週期短,只有極少數能存留,樹木種類亦是因素,台灣大型喬木就那些,且經濟價值高,留下來的本來就長不大......


-- 作者: 巫小榮
-- 發表時間: 2006/07/13 03:36:4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巫小榮在 2006/07/13 03:38pm 第 1 次編輯]

>>砍下的樹木通常留下約1.5m高的樹頭,如此還有部分水土保持功能,這幾年以"疏伐或整理"為理由取走樹頭的新聞不時傳出,先封閉林道(防止曝光)全面砍除,很巧的是數個月後會有森林大火(有人說湮滅證據---不是我說的喔),一區一區的輪著
梨山一帶連續幾年的森林大火已經讓我們看到大甲溪的慘況,推測下個目標在哪?我猜是宜蘭某山區...正全面封閉林道趕走山友......
要負責任嗎...一樣啦!推給光復初期就好了
>>>>>>>>>>>>>>>>>>>>>>>>>>>>>>>>>>>>>>>>>>>>>>>>>>>>>>>>

這是嚴重的問題,不止是保育上,我看裡頭連公務員操守都可能扯上,離題太遠了,算了。
還有,原來光復後的砍伐才是全面性的,真糟糕。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3 07:02:4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06/07/13 07:15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巫小榮[/u]在 [i]2006/07/13 03:36pm[/i] 發表的內容:[/b]
這是嚴重的問題,不止是保育上,我看裡頭連公務員操守都可能扯上,離題太遠了,算了。
[/quote]
是扯太遠,非我輩能力所及,當作是道聽塗說好了

對了,我想到兩處大台北地區低海拔且與市區相鄰卻有大樹的地方
[b]1.芝山岩[/b]:海拔只有50m,被房舍包圍已闢為芝山公園
[b]2.新店的獅頭山[/b](捷運新店站對面):登山口在中興路的聖公祠(一座大墳墓)旁,最高處海拔約200m,新店市公所整建為登山步道,每個峰頂都有休息涼亭
兩處都是山腳下就有大樹到山頂,山黃麻需三人合抱,青剛櫟樹幹要兩人合抱
這兩處都是 清代判佈禁伐令,往後統治者皆從善如流,因此百年以上大樹很多,值得走一趟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5 06:53:3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Hsu[/u]在 [i]2006/07/11 09:06pm[/i] 發表的內容:[/b]
事不宜遲,直接衝中級山了,管他腳力有沒有鍛鍊,再不去萬一又下一場豪大雨路全坍就去不成了(去年便是如此)
[/quote]
=_="
還真的一個輕度颱風,到處坍的亂七八糟......


-- 作者: kassyAI
-- 發表時間: 2006/07/16 07:01:33pm

聽到插天山我腿都軟了  許大哥您真是好體力!

關於日本人砍下的樹木通常留下約1.5m高的樹頭  的確是如此
我一位大伯小從就在南投縣的某小鎮長大(當初以伐木業聞名)
某大林道入口那座"XX橋"(七二水災被沖斷不再修復)
我這位大伯的老婆  就是XX先生的女兒
去他那理打擾時  聽他訴說當初某小鎮的歷歷往事
一根根碩大的巨木 都被砍伐後運至此處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神木 都是被認定是"歹子"(台語)
沒有砍伐價值才得已倖存至今
日本人將台灣最上等木材砍走是事實
但是他們至少懂得維持水土保持的功能  將樹頭留下
光復到反共抗俄這時期全面性砍伐  將責任推給日本人
南部的親戚跟我有不同的政治立場
聽他細數當地回憶  而我也只能怨嘆往事不堪回首


-- 作者: BP
-- 發表時間: 2006/07/17 01:14:16pm

插天山區的黑栗更迷人,以人類的行政區劃分,台北縣境內只有此山區
有產黑栗,扛著裝備去打一次燈,保證永生難忘!另外新竹的黑栗和桃園拉
拉山區的黑栗也各有難度,比起思源和太平山區的黑栗,這3個山區的黑栗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 作者: 黃仕傑
-- 發表時間: 2006/07/17 06:41:22pm

黑老大
您說的是
我的腳還在痛

看樣子
我明年要在加油了

走到腳痛
就為了一親芳澤
好運的一隻
不好運的
跑3趟都看不到影子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6/07/17 07:29:2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BP[/u]在 [i]2006/07/17 01:14pm[/i] 發表的內容:[/b]
扛著裝備去打一次燈,保證永生難忘!
[/quote]
那種蟲我不敢奢望
晚上住那種地方...... 怕黑熊 怕山豬 怕毒蛇,還有那傳說中的鬼魅魍魎 山魈 魔神仔......還是乖乖待在家裡就好


[quote][b]下面引用由[u]黃仕傑[/u]在 [i]2006/07/17 06:41pm[/i] 發表的內容:[/b]
不好運的
跑3趟都看不到影子
[/quote]

一趟少說8~9小時,不是去了就找的到,而是沒找到的行程沒寫而已
人在癡迷一種事物時還真是憨呀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