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昆蟲貼圖區》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2)
--- 細鉤春蜓(Sinictinogomophus clavatus)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29545)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17/07/03 07:34:29pm

[LIKE=100隻戰神;LFP;=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17/07/03 07:35:42pm 第 1 次編輯]

[UploadFile=1165485819_o_1499081105.jpg]
[color=#DC143C]♂蟲 新竹 新埔[/color]

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春蜓科

[b][i]Sinictinogomophus clavatus[/i] (Fabricius) 細鉤春蜓[/b]

[b]別稱[/b]:大團扇春蜓(中國、香港)


[UploadFile=1165486502_o_1499081258.jpg]
[color=#DC143C]♂蟲 桃園 龍潭[/color]

[b]特徵[/b]:大型蜻蜓,體長70~75mm,後翅長45~49mm。雄蟲複眼褐綠色,額部具一條黑斑。合胸部黑色,正面上方左右各一黃斑,下方具“八”字斑紋;“八”字斑紋中央有縱向短黃斑,下方一條寬“八”字斑黃斑。合胸兩側具4條黃色帶,第4條黃斑特別寬大。腹部為黑色,每節前端具1黃斑;第8節腹板沿伸成扇狀突起,內緣具黃斑;尾端 上肛附器(攫握器)細長。翅透明,翅痣黑褐色;足部黑色,基節、腿節具黃斑。

雌蟲外觀近似雄蟲,體型稍小,翅較長。腹部腹面黃白色斑較明顯,第3腹節較飽滿,第8節延伸的扇狀突起較小;尾毛較短。


[UploadFile=1165485911_o_1499081358.jpg]
[color=#DC143C]♂蟲 苗栗 大湖 [/color]

[b]分布[/b]:中國、韓國、日本、琉球、台灣、香港和 越南。台灣分布於平地至海拔1,000公尺左右山區,北部較常見;主要出現於湖泊、埤塘等開闊靜水區域。雄蟲喜停棲於突出之樹枝上,常在岸邊來回巡弋。成蟲出現於夏~秋季,算是常見的 春蜓,但族群數量較 粗鉤春蜓([i]Ictinogomphus rapax[/i])少了許多。

細鉤春蜓([i]S. clavatus[/i])喜好的環境與 粗鉤春蜓([i]Ictinogomphus rapax[/i])類似,是 湖泊與池塘等靜水域的常客,不過前者少出現於水田或溪流緩水域,後者在這些地方也容易見到。一般而言缺挺水或浮水植物的埤塘蜻蜓種類很少,卻是 細鉤春蜓和 粗鉤春蜓兩兄弟的天堂,當水生植物逐漸填滿湖面時,前者離開消失後者依舊活躍。


[UploadFile=1165531913_o_jpg_1499081506.png]
兩者乍看非常地相似,合胸與腹部黃斑類似,第8腹節都有延伸的扇狀突起,大陸的中文名稱以 大團扇春蜓、小團扇春蜓來稱呼 細鉤春蜓和 粗鉤春蜓([i]Ictinogomphus rapax[/i]),只要依名字就知道 細鉤春蜓的扇狀突起比較大。兩種外觀相似,但並非同 屬(genus),細鉤春蜓([i]S. clavatus[/i])足部腿節有明顯黃斑,第8腹節的扇狀突起內緣具黃斑,都是供辨識的特徵。

台灣的 春蜓(GOMPHIDAE)有廿幾種,其中足部腿節有黃斑的種類很少,也可依此輔助判斷。腿節黃斑明顯的種類除本種外另有 聯紋春蜓([i]Gomphidia confluens[/i]),另外 鉤紋春蜓([i]Asiagomphus septimus[/i])和 鉤尾春蜓([i]Lamelligomphus formosanus[/i])部分個體有不明顯黃斑,有些則無,除了這幾種,其他還有嗎。

蜻蜓相關種類請點選:[url=http://blog.xuite.net/hsu042/twblog/89180797][color=#0000FF]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color][/url]


參考資料:台灣的蜻蛉 汪(良仲)澤宏

                 臺灣120種蜻蜓圖鑑 曹美華

                 日本のトンボ 尾園 曉、川島逸郎、二橋 亮

                 嘎嘎昆蟲網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