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昆蟲貼圖區》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2)
--- [分享]出雲山黑腳不是黑腳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30325)


-- 作者: 阿林
-- 發表時間: 2025/08/19 08:05:10am

[UploadFile=FB_IMG_175556182_1755561864.jpg]

#學名修訂說明

雖然種類數量未變,但依據最新發表於《韓國昆蟲期刊》的研究成果,部分分類學地位與中文名稱需修正:

1、黑腳深山鍬形蟲
此種於 1990 年首次發表,2010 年被中國研究者視為「栗色深山東南亞種」(Lucanus kanoi ogakii)。此組合在往後十五年間未再修訂,因此國家資料庫與世界物種名錄沿用此名。

然而,本研究透過生殖器解剖比較,確認其與栗色深山間存在穩定且顯著差異;蔡與葉(2016)的系統發育分析亦支持黑腳深山應獨立於栗色深山之外。因此,本研究正式恢復其種級地位,並建議中文名稱沿用「黑腳深山鍬形蟲」。

2、高砂深山鍬形蟲
最初發表為獨立種,後來被日本學者降為日本深山亞種,並廣為沿用。2010 年中國學者基於生殖器結構比較,認為應屬於斑股深山的亞種。近年系統發育研究亦支持此結果。
因此,本研究遵循該分類組合,確認其有效學名為:Lucanus dybowski taiwanus* Miwa, 1936。

此外,關於 **黑栗色深山鍬形蟲 (Lucanus kanoi piceus),雖部分科普圖鑑不予承認,但依據蔡與葉(2016)的分子系統發育及外部形態比較,本研究仍承認其亞種有效性。

3、黑腳深山出雲山亞種 (ssp. chuyunshanus Sakaino et Yu, 1993)

此亞種最初僅以單一正模標本發表,且未解剖生殖器,長期以來分類地位存疑。

本研究重新檢視原始發表文獻、正模標本圖像,以及同產地相近標本,並進行解剖比對(感謝顏老師與玄樸兄提醒)。結果顯示,該亞種實際上與 1995 年發表的「蓬萊深山」(L. kurosawai Sakaino, 1995,部分圖鑑稱為黑澤深山) 屬同一物種。

當年研究者誤將高雄產個體視為黑腳深山,應與當時尚無新種發表的時空背景,以及其體色偏深、覆毛較疏有關。值得注意的是,1995 年「蓬萊深山」發表時,文中作為比對樣本的高雄大型個體,經重新檢視實際上為「毛栗色」。

依據命名優先權,1993 年的 chuyunshanus 具優先性,kurosawai 因此應視為同物異名。原使用的「蓬萊深山」或「黑澤深山」名稱皆不再適用。

多年來,台灣昆蟲愛好者已普遍以「毛栗色深山鍬形蟲」稱呼此物種。此名貼切反映其體表與腹部覆毛濃密的特徵。雖部分產地毛量較少,但腹部覆毛的明顯特徵仍可清楚區隔於近似種群。

綜合形態學與分子證據,本研究建議將 L. chuyunshanus 的中文名定為「毛栗色深山鍬形蟲」。此名稱不僅符合形態特徵,也延續多年來的傳統使用,實至名歸。

此修訂亦解開延宕三十年的分類疑團。

研究成果得以完成,功勞是大家的,感謝埔里木生昆蟲館、台北木生、暨南大學劉老師及李兄的協助與支持。

日後有機會,將再與大家分享尋找模式標本過程中的趣聞。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