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maji
-- 發表時間: 2009/05/18 08:09:26pm
[這篇文章最後由maji在 2009/05/18 08:09pm 第 1 次編輯]
曾經有一種說法: 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幾天後,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過了幾個小時,他見到裡面的蝴蝶,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看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也沒有辦法出來。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但是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它的身體肥腫,翅膀又細又弱。 這人繼續觀察…蝴蝶… 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 但....他期望的事情沒有發生。 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 在地上爬著走。 它永遠也不會飛行。 這個善良的人; 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它必需經過這個過程,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大自然…在此…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 就是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 是為著〝預備〞它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需有的。 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也不會…成長。 所以當你碰到有逼迫或苦難,記得有人正為你禱告,最後你也會明白真理在你身上的計劃。 在教養孩子時, 要小心喔,我們很容易就成為那〝剪蛹的人〞!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teacher-lee/article?mid=6866&prev=6880&next=6681 -------------------------------------------------
-- 作者: cksh5200
-- 發表時間: 2009/05/19 00:45:42am
這是我需要的精神糧食 既有趣又有意義
-- 作者: psk
-- 發表時間: 2009/05/19 07:23:19pm
這個人應該不會養蝴蝶 怎麼敎孩子 這個我不懂 暫不做評論 聽完這個故事 判定關鍵在於沒有地方讓蝴蝶向上爬 剛與化的蝴蝶需要吊在蛹上面 翅膀向下垂 利用重力以及體內的液壓將翅膀展開 如果從蛹裡鑽出來 但是掉到地上 或是根本蛹是放在地上羽化的話 蝴蝶會努力的找高的地方爬上去 使其高度夠高能讓翅膀展開 他一直讓蝴蝶在地上爬 翅膀當然展不開 跟有沒有鑽過小洞實在是沒啥屁關係
自己把蝴蝶養失敗還用那麼冠冕堂皇的話來包裝 真是厲害 可能是因為我是學科學的人 實在沒有那麼多奇怪浪漫的聯想力
回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希望大家不要誤解蝴蝶真的需要鑽洞 怎麼敎小孩 可以參考一下
錯誤訊息其實是蠻可怕的 對知識一知半解卻錯誤的應用並片面的宣揚 也是很可怕的
-- 作者: 司馬無雲
-- 發表時間: 2009/05/19 09:05:00pm
有時候預言類的故事很容易跟科學抵觸! 看完一樓,真是激勵阿! 看完三樓,原來蝴蝶是這樣的阿! 好險,差點被一樓的寓言類的故事給誤導訊息了= =+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9/05/19 09:15:27pm
樓主這故事分享得不錯~ 有其深刻的涵義~ 重點不是在說蝴蝶本身羽化的過程,是希望我們不要【愛之適足以害之】... PSK大也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生命演化的過程,讓小弟更明白了實際蝴蝶羽化必經的過程....
感謝兩位~ ^_^ b
-- 作者: maji
-- 發表時間: 2009/05/20 08:27:52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psk[/u]在 [i]2009/05/19 07:23pm[/i] 發表的內容:[/b] 剛與化的蝴蝶需要吊在蛹上面 翅膀向下垂 利用重力以及體內的液壓將翅膀展開 [/quote] 其實我第一時間也是很懷疑合理性... 但是我對蝴蝶不太熟... 不敢多做評語... 哈哈....
-- 作者: tzengchy
-- 發表時間: 2009/05/21 00:34:07am
文章並沒有交代蝴蝶是否牠的蛹是垂掛或平放的狀態 而蝴蝶羽化後是否有爬至高處(不一定要掛抓在蛹上) 而牠有沒有攀之物可向上爬沒有說明 亦無法由此判別蝴蝶未羽化成功真是因為剪了蛹或沒地方爬 只能說如果是真的話 寫文章的人有說明事實,但忽略或刻意不提形成牠羽化失敗的 各項因子(搞不好是撿主在牠羽化時捏了牠一把噴汁了, 好不容易以堅強的生物本能活了下來) ,而只是特意放大了因剪蛹而造成的嚴重後果 為的是用此例子當成故事來警示一些事情 我覺得故事會有其真實面 也會有作者刻意不提和隱瞞真象的一部份 但是用扭曲事實的方法來說明道理 如同洗腦 不懂或沒想通的人就會被牽著走 就像魔銜表演在騙人耍詐一樣
-- 作者: 送葬者
-- 發表時間: 2009/05/21 01:38:57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psk[/u]在 [i]2009/05/19 07:23pm[/i] 發表的內容:[/b] 錯誤訊息其實是蠻可怕的N\ 對知識一知半解卻錯誤的應用並片面的宣揚 也是很可怕的T [/quote] 我也認為有些古人從大自然看到一些事物自覺有所啟示 便發表各種寓言故事來教訓世人 而不徹底了解事情的前後真相 多少就會誤導了眾人 就像白居易寫了首"慈烏夜啼"來倡導孝道 說連烏鴉都會為親鳥死亡悲鳴 讓今日很多國文老師上課都說烏鴉成年後會反過來反哺年邁的雙親 而經鳥類學家觀察後發現烏鴉與種鳥類一般無異 並沒有什麼反哺親鳥的情況 某些學生提出「白居易又怎麼會知道慈烏失其母?恐怕母鴉就是白居易打死的吧!」或許也有道理 另外伊索寓言有一則遇熊裝死逃過一劫 或許裝死會讓熊感覺不到威脅性而免受攻擊 但熊也是很愛吃屍體的 預言故事我們還是從中學習處事道理便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