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最後由airbugsHuang在 2010/12/19 06:11pm 第 2 次編輯]T,nB1+
這一個研究今年終於刊登出來了!(Ppc 一直都因為研究裡面有的個體太少,所以寫討論和結果比較難。T(r 不過至少結果是很好玩的,所以期刊相信有興趣的人還是很多。c;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W 題目是:vd. Diversification in subtropical mountains: phylogeography, Pleistocene demographic expansion, and evolution of polyphenic mandibles in Taiwanese stag beetle, Lucanus formosanus.?nd@,W 刊登在: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57, 1149-1161z*\ } 連結在: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971199_s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 內容主要有(一)更新世後期的氣候變化,可能與台灣深山有一個粒線體支系當時族群量大量擴張有關係(全台廣布的支系),而另外一個分布比較侷限的支系(阿里山支系)就沒有這一個現象。E#{l44 (二)另外就是主要山脈的族群之間有很顯著的過去基因交流,這個基因交流很少可以越過中央山脈,但是可以繞著中央山脈使各個族群之間的遺傳結構連接在一起。1v (三)各個山脈之間有顯著的”型態分化”,其中又以東部和中央山脈西部的族群可以看大顎的型態就區分開來。這些應該大家之前都知道了,但是這一篇文章有數據。kY*e (四)最後一部分就是族群間型態的差異和分子差異是”沒有”相關性的,型態和分子的差異都是地理分隔距離造成的結果,住的越近的人長得越像彼此之間的親緣關係也比較接近,但是親源關係不會決定台灣深山長的樣子。%'\
| |